产品别名 |
馈电隔离器,隔离器,继电器,隔离 |
面向地区 |
全国 |
继电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输入变量(如电流、电压、功率、阻抗、频率、温度、压力、速度、光等)的感应机构(输入部分);有能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行机构(输出部分);在继电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还有对输入量进行耦合隔离,功能处理和对输出部分进行驱动的中间机构(驱动部分)
时间继电器:当加上或除去输入信号时,输出部分需延时或到规定时间才闭合或断开其被控线路继电器。 [4]
高频继电器:用于切换高频,射频线路而具有小损耗的继电器。 [4]
极化继电器:有极化磁场与控制电流通过控制线圈所产生的磁场综合作用而动作的继电器。继电器的动作方向取决于控制线圈中流过的的电流方向。 [4]
按继电器的负载分为:
1)微功率继电器: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28V时,(阻性)为0.1A、0.2A的继电器。 [5]
2)弱功率继电器: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28V时,(阻性)为0.A、1A的继电器。 [5]
3)中功率继电器: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28V时,(阻性)为2A、5A的继电器。 [5]
4)大功率继电器: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28V时,(阻性)为10A、15A、20A、25A、40A
按继电器的防护特征分类:
1)密封继电器:采用焊接或其他方法,将触点和线圈等密封在罩子内,与围介质相隔离,其泄漏率较低的继电器。 [5]
2)封闭式继电器:用罩壳将触点和线圈等密封(非密封)加以防护的继电器。 [5]
3)敞开式继电器:不用防护罩来保护触电和线圈等的继电器。 [5]
以上继电器在电子制作中常用的是电磁继电器和干簧继电器两种
①测触点电阻: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测量常闭触点与动点电阻,其阻值应为0;而常开触点与动点的阻值就为无穷大。由此可以区别出那个是常闭触点,那个是常开触点。
(1)动合型(常开,H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断开的,通电后两个触点闭合。以“合”字的拼音字头“H”表示。 [6]
(2)动断型(常闭,D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闭合的,通电后两个触点断开。用“断”字的拼音字头“D”表示。 [6]
(3)转换型(Z型)是触点组型。这种触点组共有3个触点,即中间是动触点,上下各一个静触点。线圈不通电时,动触点和其中一个静触点断开,和另一个闭合;线圈通电后,动触点就移动,使原来断开的呈闭合状态,原来闭合的呈断开状态,达到转换的目的。这样的触点组称为转换触点。用“转”字的拼音字头“Z”表示
继电器是智能预付费电能表中的关键器件,继电器的寿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电表寿命,该器件性能好坏对智能预付费电能表运行至关重要。而国内、外继电器生产厂家众多,生产规模相差较大,技术水平相距悬殊,性能参数千差万别,因此,电能表生产厂家在继电器检测选型时有一套完善的检测装置,以电表质量。同时,国家电网也加强了智能电能表内继电器性能参数抽样检测,同样需要相应的检测设备,检验不同厂家生产的电表质量。然而,继电器检测设备不仅检测项目比较单一,检测过程不能实现自动化,检测数据需要人工处理和分析,检测结果具有各种随机性、人为性,而且,检测效率低,安全性也得不到
根据继电器性能参数测试要求,测试项目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不带负载电流的测试项目,如动作值、触点接触电阻、机械寿命;二是带负载电流的测试项目,如触点接触电压、电寿命、过负荷能力。
主要测试项目简单介绍如下:(1)动作值。继电器动作时所需电压值。(2)触点接触电阻。触电闭合时,两触头之间的电阻值。(3)机械寿命。机械部分在不损坏的情况下,继电器反复开关动作次数。(4)触点接触电压。触电闭合时,触电回路中施加一定负载电流,触点间电压值。(5)电寿命。继电器驱动线圈两端施加额定电压,触点回路中施加额定阻性负载时,每小时循环小于300次、占空比1∶4条件下,继电器的可靠动作次数。(6)过负荷能力。继电器驱动线圈两端施加额定电压,触点回路中施加1.5倍额定负载时,动作频率(10±1)次/分条件下,继电器可靠动作次数
热继电器主要是用于电气设备(主要是电动机)的过负荷保护。热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流热效应原理工作的电器,它具有与电动机容许过载特性相近的反时限动作特性,主要与接触器配合使用,用于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过负荷和断相保护三相异步电动机在实际运行中,常会遇到因电气或机械原因等引起的过电流(过载和断相)现象。如果过电流不严重,持续时间短,绕组不超过允许温升,这种过电流是允许的;如果过电流情况严重,持续时间较长,则会加快电动机绝缘老化,甚至烧毁电动机,因此,在电动机回路中应设置电动机保护装置。常用的电动机保护装置种类很多,使用多、普遍的是双金属片式热继电器。双金属片式热继电器均为三相式,有带断相保护的和不带断相保护的两种